展览专题沙龙
海丝雅院:清代广州的海幢寺及外销画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海幢寺以其独特的地理、人文与景观优势,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更留下丰富的外销画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特邀冷东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前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与沈晓鸣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两位专家,围绕海幢寺在清代中外交流中的历史角色、外销画的艺术与文化价值等内容展开对谈,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沙龙由广州图书馆馆员金峰博士主持。
欢迎对广州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画与中外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参与,共溯岭南文脉,感受海丝遗韵。
一、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6日(周日)下午2:30-4:30
广州图书馆北九楼广州人文馆中庭读者互动区
二、报名方式
1.官网报名:点击本页面上方报名即可;
2.电话报名:83839820
本场讲座名额共60人,额满即止。参与活动的读者可按《广州图书馆读者证积分管理办法》给予积分奖励,有需要的读者请于14:15在服务台签到时向工作人员提出。
三、嘉宾简介

冷东,男,前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现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广州十三行及印信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出版《十三行与岭南社会变迁》《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方寸之痕天海间—广州十三行印章印迹辑考》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主持完成2017年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并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主持完成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广州十三行印章印迹整理研究》并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沈晓鸣,男,历史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兼任《澳门学》杂志副主编、珠海市史志专家库专家、中国澳门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广州十三行、澳门学、近代条约印信签押等研究。合作主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怡和洋行中文商业档案辑考》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