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主题展览——说出你的春节故事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起初是祭祀的重要节点,现在则寄托了更多喜庆、团圆的含义,见证着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大迁移。对于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来说,春节意味着流动的脚步暂时停了下来,可以放下工作,回归家庭和本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多地表现为馈赠和分享。
关于过年这件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心境。
比如对于季羡林先生来说,过年是冒着粉红色泡泡的回忆:
“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起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而在梁实秋先生看来,小时候的春节并是不那么让人喜欢: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近现代的另一位学人林语堂先生则更为另类,他在《庆祝旧历元旦》一文中记述了自己“被迫”过年的故事。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自己来了。那天是阳历二月四号。
到二月三号,我还对自己说:“我不过旧历新年。”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我换衬衣,“为什么?”
“周妈今天洗你的衬衣。明天不洗,后天不洗,大后天也不洗。”要近乎人情,我当然不能拒绝。
这是我屈服的开始。”
随后,拒绝过春节的林语堂先生不自觉地去了城隍庙,买了大红蜡烛、吃了炒年糕,并在水仙花香和鞭炮的乒乓声中用起了年夜饭,并“不自觉地感觉到很愉快”。
到了当代,莫言先生既怀念“过去的年”,也说出了当下人们对年的忧思:
“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
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
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除了文学大家笔下的春节故事,当代普通人到底怎么过年?除了遵循传统,我们还在经历什么样的变迁?又有哪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打算在2024年农历新年期间,以普通人的故事为蓝本,策划一场有关“当代人的春节”的主题展览。展览的故事主角不是名家大咖,而是像你我一样,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为此,从即日起至12月8日,我们将面向看到这篇推文的每一个人,发起为期两个月的春节主题展览【参展人】招募活动。
参展人需知:
招募时间:10月8日-12月8日
参与方式:人人可参与
展览拟分为四个篇章,邀请你循着过年的足迹,从【回家的成本】开始讲起,介绍【年夜饭的“吃法”】,分享【春节的“专属时刻”】,打开你【返程的行囊】。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线上采访问卷,告诉我们足够多的信息即可。
(问卷二维码)
入选规则:
每一位按要求提供素材的参与者都是【参展人】,无论素材是否展出,都将在展览中获得“署名席位”。
被选中的素材故事主人公将成为【主参展人】,获得官方“参展证书”并受邀参与线下活动。素材入选后,我们将与您联系,沟通进一步采访等事宜,填写问卷时请尽可能留下您的微信号方便后续联系。
展出计划:
展出时间:2024年龙年春节期间
展出地点:广州图书馆北楼八层多元文化馆、广州图书馆各大分馆、广州国际友好城市图书馆等….
活动说明:
参与活动需确认提交的文字、照片等素材为本人原创,若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需由素材提供者自行承担;
参与活动即视为同意无偿授权本活动组织方将相关素材及个人信息用于展览展示、公益宣传推广等非盈利性用途,活动组织方有权根据展示需要,对提交的素材进行合理编辑。